來源:platts 發布日期:2016-11-11
各國打算采用核能實現氣候變化目標的計劃,將促使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將匯集全球核電使用經驗納入該機構未來研究工作范疇。
2016年11月4日,《巴黎協定》正式生效,按照該協定,各國政府承諾將全球變暖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如有可能,盡量控制在1.5攝氏度。
2016年11月4日,IAEA向記者表示,該機構目前已開始著手協調各成員國的研究工作,并對核能將在各國減緩氣候變化戰略中的所起到的潛在作用進行評估。該項工作將采用多種分析方法,涵蓋多個框架和戰略。
來自IAEA規劃與經濟研究科(Planning and Economic Studies Section)的Loreta Stankeviciute將負責對該項工作進行監督。她表示,研究工作包括能源規劃以及《巴黎協定》中所提到的支持機制的有效性評估,如國內政策和碳價政策等以明確工作障礙并制定相應對策從而解決低碳技術的投資問題。
IAEA規劃與經濟研究科負責人David Shropshire表示,IAEA擁有足夠的工具,可用于各類能源開發而不僅僅是核能。為充分利用這些工具,近日,IAEA已與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rena)簽署了一份合作協議。Shropshire表示,此次兩大聯合國機構合作的重心主要是在非洲,但可擴展到全球各地。
Shropshire還表示,隨著《巴黎協定》的生效,停止排放迫在眉睫,許多以碳為基礎的基礎設施需被替換為低碳基礎設施。而核能,如大家所知,正是低碳能源的一種,所以部分低碳基礎設施已建造完成。
此外,世界核協會(World Nuclear Association/WNA)也明確表示,核工業已為實現《巴黎協定》目標做好了準備。目前全球共有450座核電廠,與燃煤發電相比,核能發電每年可減少25億噸的二氧化碳排放。WNA還表示,工業界預測到2050年,全球25%的電力需要由核能提供,為此,大約還需新增1000GWe的核電裝機容量。
Shropshire表示,各成員國將自主決定核能在實現該國氣候變化目標中所占的比重。IAEA的目的在于幫助各成員國實現各自的目標。部分國家,如印度和中國,在致力于其他能源系統開發的同時均大力發展核電以滿足自身能源需求,減少污染,并解決氣候變化問題。